第七章 地形测量与地形图应用
一、基本概念
1.1 地形图概述
1.地物、地貌、地形(序章)
2.地物平面图:将地面上各种地物和平面位置按照一定比例测绘在图纸上并测定代表性点位的高程的图。
3.等高线地形图:测绘地物平面位置与地面高程点,并绘制等高线的图。
4.地形图:地物平面图和等高线地形图的通称。
5.地形要素:在地形图上用点位、线条、符号、文字表示的地物和地貌的空间位置及属性称为地形要素。地形测量就是测定地形要素。
1.2 地图比例尺
1.概念:地图上一线段长度与现实中的实际长度之比称为图的比例尺。
2.表示方法
数字比例尺:可表示为分子为1.分母为整数的分数。
图形比例尺:在地形图上绘制的表示实地距离标准长度的分化尺的图示比例尺。
3.分类
|大比例尺图|中比例图|小比例尺图|
|--|--|--|
|1:500;1:1000;1:2000;1:5000|1:1万;1:2.5万;1:5万|1:20万;1:50万;1:100万|
|城市与工程建设|国家基本图|-|
4.比例尺精度:肉眼可分辨的图上最小距离为0.1mm,故把相当于图上0.1mm的实地水平距离称为比例尺精度
。比例尺\frac{1}{M},则比例尺精度=0.1*M mm =\frac{M}{10^4}m
1.3 地形图图式
1.概念:在地形图上表示实地地物和地貌的各种点位、线条、符号、文字等同一代表地形要素的符号称为地形图图式。
2.分类
地物符号:分为比例符号
(图上按比例缩绘的图形与实地地形一致的符号)、非比例符号
(有重要意义但无法按比例缩小绘制、需要用规定符号代替的地物符号,如控制点)、半比例符号
(线状延伸形状、走向可描绘但宽度等较小不能按比例缩绘的地物)
地貌符号:等高线等表示地面起伏高低的符号。
注记:对地物的文字注记。
1.4 地貌表示
1.4.1 典型地貌
1.山脊线:山头(山的最高部分)下来隆起的凸棱称为山脊。山脊上最突出的棱称为山脊线;
2.山谷线:两山脊之间的山体凹陷部称为山谷,山谷最低点连线称为山谷线。
3.鞍部:相邻山头间最低处、形似马鞍的地形称为鞍部;
4.洼地:低于四周的低地称为洼地;
5.盆地:大范围的洼地称为盆地。
1.4.2 等高线表示地貌
1.等高线:地面上高程相同的相邻点所连成的一条闭合曲线;
2.等高距: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称为登高线间隔或等高距(h);
3.等高线平距:相邻登高线间的水平距离称为等高线平距(d);
4.地面坡度i=\frac{h}{d};
5.首曲线:在图上按基本等高距描绘的等高线;
6.计曲线:每隔4条首曲线加粗的等高线,计曲线上绘制有高程;
7.间曲线:按照基本等高距无法描述较平缓区域地貌特征时,用虚线按照\frac{1}{2}倍基本等高距绘制的半距等高线称为间曲线,可仅绘出局部线段。
8.等高线特性
\quad(1) 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高程相等;
\quad(2) 等高线是闭合曲线不可中断,同一图幅无闭合则必在其他图幅连接闭合;
\quad(3) 等高线只有在悬崖峭壁上会重合和相交;
\quad(4)同一图幅地形图等高距相同;
\quad(5)经过山谷、山脊的等高线转向,山谷线或山脊线与转向处等高线切线垂直相交;
二、地形图分幅与编号
2.1 国际分幅与编号
规则
图幅编号计算
2.2 大比例地形图矩形分幅与编号
规则
图幅编号计算
三、应用
工程测量规划设计、国土资源、土地规划、资源勘探等工作的资料等,详细介绍参见1。
- 《测量学》同济大学出版社 程孝军、鲍峰、顾孝烈; ↩︎
Comments NOTHING